来源于: 阅读数:
位于桂林市太平路8号。占地面积337.4平方米,院内有楼房两栋,前面一栋为全木中式结构二层楼,建筑面积192平方米;后面一栋是砖木中西结合式二层楼,建筑面积129平方米。
新闻出版业兴旺,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重要标志之一。1938年10月前,桂林出版的日报只有《广西日报》,10月以后在桂林复刊、创刊和发行的报纸达到余家,其中《新华日报》和《救亡日报》起了进步的主导作用。《救亡日报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统一战线形式出现的报纸,1938年5月在上海创刊,社长郭若沬,总编辑夏衍。后迁广州,再迁于桂林。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复刊,四开四版,第一、二版为国内外新闻,第三版报道国内各地抗日救亡的通讯、言论和国际时事述评,第四版为文艺副刊。周恩来指示办报方针为:“坚持抗战、团结、进步,但要办出独特的风格来,办成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,都喜欢看的报纸。”《救亡日报》在桂林出版发行了两年一个月又18天,发行量由初期的每天3000份到最多时1万余份,遍及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香港及南洋各地,影响极大。1941年,“皖南事变”爆发,报社于11月28日被迫关闭。
救亡日报社旧址于1984年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