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果是广西的著名特产之一,既是名贵的珍稀药果,又是制造高级保健饮料和烹制保健菜肴的上好原料。据说它是明代瑶族医生罗汉把野生变为人工栽培的,故称“罗汉果”。
罗汉果又名“光罗木鳖”。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,喜欢生长在日照短、昼夜温差大、排水良好的山坡土壤。罗汉果的栽培主要采用压条法,每年春分前后种植,夏秋开花结果。入冬茎叶枯干,次年重新长出新苗,继续开花结果。一般连续收获7~10年,最长寿命可达15年,广西把野生罗汉果变为人工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《广西土特产物品志略》引《桂林采访册》说:罗汉果“果形椭圆,大如柿,中空味甜,可治痨咳,桂林西乡渡头黄芝界山边一带盛产。茎属藤本,根似红薯,有雌雄两种。栽时宜土堆,上架以棚,二年后开花,届时须以人工为媒介,于清晨摘雄株之花心点入雌花,点后花闭,方能结果。一朵雄花心可点二、三朵雌花,能逐朵点遍,每株可结百颗以上。根愈老,花愈茂。冬日霜雪,不过枯其藤而已,次年由根茁芽,仍旧茂盛。产地摘果售诸药肆,岁不下千担。”
解放后,广西罗汉果发展比较迅速,1954年全广西罗汉果产量已达64万个。到1979年猛增到1259万个,比1954年增长9倍多。在以后几年中曾一度下降,到1983年罗汉果又增至3337万个,比1979年增长165.1.1985年全广罗汉果产量高达4000多万个,比1983年增长19.87。广西罗汉果遍布桂北各县,目前,年产罗汉果5OO~1000万个以上的有永福、融安、临桂等县,年产100~300万个的有桂平、全州、融水、三江等县,年产20~100万个的有资源、恭城、龙胜、兴安、灌阳、贵港市、蒙山等县,品种主要有“青皮果”、“长滩果”、“冬瓜汉”、“拉江果”等。青皮果形呈圆状,表面有脉纹和白柔毛,成熟后呈青皮;长滩果呈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果大皮薄,品质优良,冬瓜汉呈长柱形,拉江果呈椭圆或梨形,果面披满柔毛。广西罗汉果由于个大形圆,坚实完整,色泽黄褐,味甜不苦,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。近几年来,广西常年出口罗汉果达1000—1500万个,是畅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日本的热门货。
罗汉果全身都是宝,叶可治顽癣和痛肿;根可敷疮疖,果毛可治刀伤,果实用途更加广泛,它性平味甘,所含葡萄糖均在甘蔗、甘草、甜菜之上,还含有三萜式甜味素、维生素和蛋白质。其甜度为白砂糖的300倍。它具有止渴生津、消热解暑、止咳化痰、凉血润肺、降低血压等功效。临床可治咳痨、哮喘、胃炎、百日咳、急慢性气管炎和急慢性扁桃腺炎等疾病。近年来,广西不少药厂把罗汉果浓缩提炼制成“罗汉果冲剂”、“罗汉果定喘片”、“罗汉果止咳露”等中成药,临床使用效果显著,深受国内外患者的欢迎。罗汉果不但是著名的珍贵药果,还是制作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,民间常作的“罗汉果煲猪肺”,是著名的“清补凉”。“罗汉果汤”也是一个著名的高级传统清补汤茶。“罗汉果鸡”则是一个清甜香醇的传统佳肴。现在,南宁罐头食品厂和临桂饮料食品总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经现代科学精心制造而成的“罗汉果汁”,既保持了罗汉果本身独有的药效和风味,又便于贮存和运输,食用也十分方便,成为旅行必备的清凉饮料,深受顾客喜爱。